五金大气污染日渐严重,随着燃煤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的不断推广,除尘、脱硫脱销市场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随着火电超低排放试点示范逐步推广,除尘、脱硫脱硝市场都在不同程度地扩大,市场的规模、格局及集中度各有其特点。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要求继续控制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的减排,201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较2010年下降8%。同时该规划指出要控制氮氧化物的减排,要求2015年氮氧化物排放量较2010年下降10%。根据《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火电行业氮氧化物减排目标是2015年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29%,远大于10%的总体目标。
2014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联合印发《燃煤发电机组环保电价及环保设施运行监管办法》(发改价格[2014]536号),规定燃煤发电机组必须按规定安装脱硫、脱硝和除尘环保设施,其上网电量在现行上网电价基础上执行脱硫、脱硝和除尘电价加价等环保电价政策。
我们现行的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大幅收紧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限制。氮氧化物排放限制为100毫克,新建燃煤锅炉排放限制为100和200毫克,烟尘全部执行30毫克的限制标准。实际上烟尘这块像浙江已经执行5毫克的标准,10毫克以下,全部是按照燃气标准排放执行。广东因为已经提上来了,估计不久肯定也会走这个标准,这会导致目前中国所有的燃煤机组都面临二次改造。”
火电除尘竞争格局相对清晰,在传统电除尘领域澳门·新葡萄新京6663,龙净环保、菲达环保合计占据目前国内约50%市场份额。
近年来,随着排放要求的加严澳门·新葡萄新京6663除尘、脱硫脱销市场呈不断扩大趋势,电袋除尘、袋式除尘开始在火电领域推广,排放浓度都能稳定达到30mg/m3以下,其中电袋除尘结合了电除尘、袋式除尘的优点,在除尘改造中应用相对较多。
截至2013年底,电袋复合、袋式除尘器装机超过1.6亿kw,占全国燃煤机组的20%以上,其中电袋复合除尘超过0.9亿kw,占全国燃煤装机的11.5%以上。从市场份额看,在电袋复合除尘领域,龙净环保、菲达环保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9%、10%。
就湿式除尘而言,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其中龙净环保的技术为自主研发,菲达环保的技术为引进三菱重工。从目前项目情况看,已投运项目基本为龙净环保、菲达环保两家。
考虑到湿式除尘具有一定技术壁垒、工程经验积累需要时间等因素,预计随着超低排放应用的推广,上述两家将充分受益行业发展,在除尘市场的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
由于排放新标要求火电厂于2014年7月1日达标排放,因此,2013年催化剂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但脱硝催化剂技术壁垒相对较少、新建产能周期短、产量相对产能弹性较大。2013年底参加产业登记的催化剂厂商共10家,合计设计产能17.1万m/年(2012年底为8.9万m/年)。
从企业微观调研看,由于供给的快速提升,目前处于供需相对宽松状态,价格也从2013年3万元/m以上下降到2.5万元/m~2.8万元/m。超低排放应用推广后,需求的提升将有望改善催化剂供需环境。
2014年8月*印发《废烟气脱硝催化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查指南》,明确将废烟气脱硝催化剂(钒钛系)列为危险废物,对从事废烟气脱硝催化剂(钒钛系)收集、贮存、运输、再生、利用处置活动的经营单位,从技术人员、废物运输、包装与贮存、设施及配套设备、技术与工艺、制度与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审查要求。
上述政策一方面有利于钒钛系脱硝催化剂的规模化再生利用;另一方面,由于钒钛系催化剂再生一次之后,终需作为危险废物处理,使用成本的增加有利于其替代产品例如无毒催化剂的推广应用。
目前,在上市公司中,从事钒钛系催化剂再生的有龙净环保;无毒催化剂生产商目前国内仅京运通下属的天璨环保,公司目前产能已由去年的1.2万m3/年提升至5万m3/年。
与除尘相比,火电脱硫市场格局相对分散,但近年来集中度有所提高。截至2013年底,累计投运脱硫装机容量*3位的分别为国电龙源(9993万kw)、博奇电力(5245万kw)及龙净环保(5078万kw),而当年投运脱硫装机容量前3位分别为中电远达(469万kw)、华电工程(456万kw)及国电龙源(412万kw)。
从目前趋势来看,未来火电脱硫设施改造及新建需求(合计约605亿元)释放将更有利于目前具备品牌、技术、经验优势的。
“十一五”时期,我国火电企业90%都采用石灰石石膏脱硫工艺,脱硫技术单一化、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现在,一种更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新型脱硫方法氨法脱硫已为我国企业所掌握。用氨吸收硫酸生产尾气中的二氧化硫,能够将回收的二氧化硫、氨全部转化为化肥,实现污染物全部资源化且不产生二次污染。
业内人士表示澳门·新葡萄新京6663,我国火电烟气脱硝在技术成熟度澳门·新葡萄新京6663、产业化基础及相关配套政策完善度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包括前端低氮燃烧、后端SNCR和SCR技术在内的主流脱硝工艺已为多数企业掌握,进口依赖度较低,这对我国脱硫脱硝企业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发展机遇。